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香港尊龙集团 > 新闻动态 >
透过它们的眼睛,我看到了一个个自由的灵魂|斑海豹保护志愿者日志_科研_研究_团队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16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在中国有分布的唯一鳍足类动物,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渤海冬季的海冰区,是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繁殖地,每年有超过1000只以上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这里繁殖。

每年3月后,随着海冰区封冻期的结束,在盘锦辽河口附近的一些岛屿上,斑海豹会带着幼崽在滩涂上晒太阳休息。这时候,也是统计西太平洋斑海豹种群数量最好的时间。近几年,汕头大学和中国海洋科学院的科研团队每年都会来到这里,对栖息在此的斑海豹种群数量进行统计,还对海豹繁殖过程、行为学等进行观察研究,甚至还利用被动声呐对水下斑海豹的觅食行为展开声纹研究。

在辽河口一带逗留的斑海豹。余炼摄

3月15日至3月22日,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(简称:中国绿发会)斑海豹盘锦保护地邀请,我参加了斑海豹保护地志愿者值班的任务。具体工作任务,主要是协助照料科研团队在研究期间的饮食起居,以及配合科研团队做一些调查协助工作。平日里,对生活琐事我自己也是不大理会的,如果光是这样的工作内容,我是不愿意去的。但是想想可以看到斑海豹,再看看手里的相机,决定还是去参加。

展开剩余69%

我约了锦州的志愿者张国盛大哥,决定去当第一班。这样,能近距离的观察斑海豹,拍摄到好的照片和视频,就再好不过了。好在我出生于四川,而川菜驰名天下自然是有道理的,家家都有一些自己的做法。想来做饭,我也还能应付,于是欣然参加了这一次的志愿行动。

对人类同样充满好奇的斑海豹。

研究期间,科研团队居住在盘锦湿地保护协会的科研基地,大楼生活条件很艰苦,勉强能通电。没有自来水,生活用水全靠一个储水的水箱,而水箱里的水必须靠水车定期送来。三月的辽宁省还很寒冷,大楼里却没有供暖。每一个床位只有一张电热毯,来解决晚上睡觉时的取暖问题,而白天,即使在室内,我也穿着军大衣。水箱里的水,是完全没办法直接饮用的,饮用水只能全靠成箱的矿泉水。而矿泉水是有限的,必须计划着使用。每天整个团队的做饭、做菜、饮用,都得靠这些瓶装水。万一用完了,就必须驱车30公里左右,去附近的镇上购买。

我不是第一次作为志愿者来到这里了,今年在这里研究的两个汕头大学的青年学者,过去也都认识,其中一个还是在去年科研过程中认识的,彼此相当熟识了。因此,他们的科研过程我也能参与进来。

每天,他们的固定任务,是在4个不同的时段使用无人机,到达滩涂上几个斑海豹常上岸的点位拍摄视频,然后截图,形成一个整体图片,然后计数滩涂上休息的海豹数量。每次拍摄完成,他们就开始在照片上数海豹。由于经常有6-8个上岸点,所以经常要数6-8张图片;为了避免错误,需要两个人分别数一遍,在数的过程中,用画笔在照片上,每10只或者20只海豹画一个圈,如果两人数的结果不同,则需要对每一个圈里的海豹重数,进行复核,才能最终得到最准确的数字,工作量相当复杂和繁重。

3月的斑海豹,过上了躺平式的日子。余炼摄

每天配合着科研团队观察记录,时间过得飞快,7天时间转瞬即逝。而定期的对斑海豹的观察,则成为我每天最幸福的时刻。每当乘着科考小艇,横向略过斑海豹栖息的海滩,拍摄到成群的海豹时,我看到的都是一副海豹的众生相:虽然它们都慵懒的匍匐在海滩上,但通过每一只海豹的眼睛,你都能看到它们不同的思想。它们是一群有灵魂的生物,而且,它们的灵魂是自由的。通过拍摄,我观察到了他们休息时的惬意和慵懒;嬉戏时的欢快与自由。经过连续好几天的观察,我几乎都能从它们的脸上、眼神里,一一读出类同人类社会中的喜怒哀乐,悲欢离合。那一张张海豹的脸,如同一本无字的天书,让人充满了阅读的兴趣,而这兴趣,永远不会消退。因为每一次观察,所看到的内容都有所不同。就如同看达芬奇的那副名画《最后的晚餐》。

文/余炼 gone

审/summy

排版/angel

随时随地绿会保护地

发布于:北京市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